收获和播种,芒种的农耕物语

    2022-06-10 16:11:12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编辑:廖晶莹

    收割机一字排开,在崇州收割小麦。 杨都 摄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铠兵


      芒种后,仲夏至。忙有所得,这是农人为之耕耘一生的信条。芒种也称为“忙种”,被认为是一年中最忙的节气。此时正值“三夏”时节的高潮,“双抢”之际,“栽秧割麦两头忙”。此时的天府之国四川,刚刚结束油菜收晒,小麦收割进入尾声,水稻栽插也在争分夺秒“关秧门”。
      正是这份忙,让芒种成了一年中第一个收获的节气,也是唯一一个既有播种、又有收获的节气。“芒”便是指有芒的谷物,“种”则是种子、播种之意。小麦、油菜刚获丰收,又插下秧苗,开始酝酿金秋时节的收成……果实和种子,收获和希望,都在这一时刻交汇。
      人生海海,四时有序。一“种”一“收”,有所“忙”且有所“得”,这是一个节气独特的内涵,也是人生最朴实的道理。
      芒种时节,巴蜀大地都在忙些什么?这一节气期间有什么物候特征?近期农事生产上有什么需要注意?春夏之交,让我们一起从芒种中,品味又一年的辛勤与收获。


      忙丰收 小春作物颗粒归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说的就是芒种前后麦收时节的乡村图景。
      “今年粮油价格好,我们村集体经济第一季收成就达到17万元。”6月刚刚开始,简阳市镇金镇南山坳村第一书记杨泽坤对这个成绩又惊又喜。
      这是南山坳村集体经济的“第一桶金”。去年以来,南山坳村立足打造片区高标准粮油基地,通过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流转了群众不愿意种的土地及产值低下的土地300亩。芒种节前,第一季油菜和蚕豆喜获丰收,通过机械化采收和积极对接销售,丰收的喜悦立马变成了现金收益。
      “种了9年小麦,这是产量最高的一次。”5月底,在德阳市广汉市连山镇锦花村,种 粮 大 户 冷 辑 龙 收 割 完1000亩小麦,平均亩产超过了500公斤。而就在半个多月前,该村的百亩规模小麦测得亩产突破600公斤,创下西南麦区新纪录。
      “全省油菜平均亩产为160多公斤,今年多地产量均高于这个水平。”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与农药肥料处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近年来我省持续推进“天府菜油”行动,强化产业发展科技保障,推动油菜提质增效,多个优质品种平均亩产均达到200公斤以上,增产15%以上。
      芒种至,丰收时。眼下,四川小麦、油菜等小春作物收割进入尾声。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全省小春丰收已成定局,多地粮油单产创新高。
      除了产量高,稳中有进的粮价则让种植户更加真切地尝到了丰收的甜蜜滋味。“最近小麦卖到1.55元一斤,一斤比去年要多卖两毛多,每亩就多卖100多元。”眉山市东坡区种粮大户李相德说道。


      忙播种 大春播下绿色希望


      一头连着收,一头接着种,收获金色的小麦,种下青绿的稻苗。进入芒种之后,随着夏日的到来,万物蓬勃生长,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时节悄然而至。
      “芒种不种,再种无用。”农时不可误,来不及过多地休憩,勤劳的农人又开始为下半年的秋收埋下种子。
      芒种当天,在成都崇州市万亩粮食高产综合示范基地里,一台台智能插秧机穿梭在田间,为秧田织上绿色的外衣。“这是最后一批秧子,今天就全部完成栽秧了。”据崇州市红桥土地股份合作社理事长汪国彬介绍,芒种节气是水稻栽插时间的重要分界线,一旦错过芒种,因气温提高,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产量就会受到影响。
      在德阳市中江县,随着6月5日下午最后一株秧苗栽下,当地也成功实现在芒种前“关秧门”。
      中江县位于都江堰灌区的“尾灌区”,过去受春灌用水时节人民渠上下游“打挤”、下游输水量不足的影响,常年都要在6月中旬才能“关秧门”,只能无奈错过水稻的最佳栽插时间。今年都江堰灌区一体化改革后,经过统一管理、统一调度,解决了春灌用水难题,实现提前7天“关秧门”的目标任务,为稳粮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芒种前,忙种田,芒种后,忙种豆。”近日,在南充市高坪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进入尾声,部分田块已经吐露新芽,正式进入田间管理期。智慧的农民充分利用丘陵地区自然条件,通过一季玉米大豆套种与一季油菜或小麦的衔接,让土地利用效率达到了最大,实现了增产增收。


      芒种物候  “梅天风雨凉”


      古人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在这一节气中,螳螂卵因气温变化而破壳生出小螳螂,与稻苗等农作物一同成长,一路为农作物去虫除害;“鵙始鸣”则是指鵙鸟即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开始鸣叫;“反舌无声”是指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气候的变化而停止鸣叫。
      “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以这些自然现象为标志,芒种时节的天气也有着明显的特征。据气象专家介绍,芒种在小满和夏至之间,是处在初夏—盛夏转折期的一个节气,太阳将逐日靠近它在北半球运行轨迹的最北端,北半球白昼最长的日子也就要到了。芒种节气期间,西南地区也开始进入了一年中的多雨季节,便是“水国郁蒸不可处,时炎道远无行车”的景象,高原地区的冰雹天气也开始增多。
      时至芒种,农时生产上有何需要注意的呢?这时,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到了芒种时节,盆地内尚未移栽的中稻,应该抓紧栽插;如果再推迟,因气温提高,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而且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产量必然不高。红苕移栽至迟也要赶在夏至之前,如果栽苕过迟,不但干旱的影响会加重,而且待到秋来时温度下降,不利于薯块膨大,产量亦将明显降低。农谚“芒种忙忙栽”的道理就在这里。

     

      芒种养生小贴士


      古人云:“麦黄梅熟,仲夏已至。”芒种期间气温升高、雨量充沛、湿热夹杂,大众应该如何“吃、睡、动”,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芒种期间如何“吃”?
      进入芒种节气,心阳旺盛,要适当地晒太阳,以助阳气的生发。同时要小心心阳过盛,以免形成心火,出现焦虑、焦躁的情绪。可以适当地食用一些有清利心火作用的瓜果蔬菜,尤其是一些有苦味的例如苦瓜、地丁等蔬菜。
      此外,当前暑湿之邪容易伤害脾胃,一定要注意避暑祛湿,大家可以食用一些健脾胃的食物,例如山药、薏米、莲子等。
      芒种期间如何“睡”?
      芒种期间进入“夏三月”温度偏高,入睡变难,建议“夜卧早起”,作息起居要规律。可以适当地晚睡早起,但晚上睡觉时间不应超过23:00,同时建议大家在中午的时候午休0.5-1小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子午觉’。
      芒种期间如何“动”?
      在运动方面,芒种时节虽然还不到最炎热难耐的“三伏天”,但气温已经逐渐升高,尤其是正午时分十分炎热。对于爱运动的人,建议在气温较为凉爽的早晨或者傍晚适当运动,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等低强度运动为好。此外,当人体大量出汗后,不要马上喝过量的白开水或糖水,可喝些果汁或糖盐水,防止血液中钾离子过分降低。据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