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西南葡萄重要产区,四川做对了哪些?

    2022-06-28 09:32:30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编辑:傅晓蕾

    彭山葡萄产业数字化研发中心种植基地的阳光玫瑰。

    彭山葡萄产业数字化研发中心种植基地里,工人在进行管理。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文/图

    夏至已过,气温走高,以云南早采阳光玫瑰葡萄为特色配料的奶茶、果茶,在新式茶饮店开售。“搭配上阳光玫瑰和马蹄爆珠,好喝不腻,爱了!”网络潮流风向标软件小红书上,博主郝星雨分享了她品尝今夏第一杯阳关玫瑰奶茶的体会,在她的叙述里,为了这杯奶茶,她转了3趟地铁。

    再过25天左右,川产阳光玫瑰葡萄也即将迎来上市。在代表四川葡萄最先进管理水平的彭山葡萄产业数字化研发中心种植基地,记者看见,工作人员正准备给成串青翠果子套袋。这些果子不仅将销往全国,还将销往东南亚。

    阳光玫瑰葡萄卖全国,只是川产葡萄的一个代表。6月下旬,四川的葡萄开始陆续上市,并将持续到11月。这期间,川产葡萄将给全国的消费者带来味蕾的冲击。

    科技助力 四川也产好葡萄

    葡萄鲜甜可口,广受消费者喜爱。作为在我国分布最广的果树种类,除了西藏、青海、海南、广东、香港、澳门等地,我国各地都能见到规模化种植的葡萄。截至2020年底,我国葡萄栽培面积达1150万亩,总产量超过1400万吨。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句话,经常被用来形容四川的气候特点:区域表现差异显著,气候垂直变化大。恰是这种差异,造就了川中各地不同的小气候,不同小气候使得各生态区光照、雨量、积温、昼夜温差等差异显著,因此在盆地内及盆周山区、攀西地区以及川西高原地带等形成了不同的葡萄生产区域,按生态条件主要划分为盆地亚热带葡萄栽培区和川西高海拔葡萄栽培区。

    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吕秀兰告诉记者,2011年,我省葡萄种植面积为31万亩,葡萄总产量约24.34万吨;2020年则为52.8万亩,产量41.2万吨。四川除西昌、攀枝花等地外,大部分地区不是葡萄的适宜生态区,特别是目前栽培面积最大的四川盆地弱光寡照,早春低温冷害,夏季高温潮湿等均为葡萄栽培主要障碍。面对不利条件,吕秀兰教授团队鉴选了最适宜四川栽植的规模化种植优良品种,同时创新建立了西南地区葡萄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体系,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弱光下葡萄品质机理研究与调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四川大学和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撑下,四川葡萄产业发展迅速。

    气候特殊 从6月采到11月

    6月25日,成都市龙泉驿区西河街道两河村好不热闹——“‘葡’天同庆‘萄’醉两河”葡萄采摘节在这里开幕了。龙泉驿区西河街道最大的葡萄采摘园惠佳七彩田园内,45亩共约10万斤早夏无核已成熟,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采摘游玩。

    以成都龙泉山脉为中心的盆地,春季升温快,葡萄成熟期早,以露地、避雨及促早等栽培模式为主。产区由于春季到来早,无晚霜危害,结合各种促进早熟的栽培(下简称“促早栽培”)技术,成熟期明显提前,较国内同纬度的其它地方早20~ 30天上市,主要分布在成都、眉山、德阳、绵阳等都市群附近,以鲜食葡萄的生产和销售为主,每年约4万吨促早栽培的葡萄鲜果,主要销往重庆及沿海地区省份。

    以西昌为代表的攀西地区是四川优质特晚熟葡萄的生产基地,区内海拔高,光照好,昼夜温差大,生长周期长,葡萄综合品质突出。成熟期虽然较盆地内晚1个月左右,但生产的红提、巨峰等鲜食葡萄的品质属国内一流,具有非常强的市场竞争力。“特别值得骄傲的是,西昌是种植葡萄产量和效益最优地区的典型代表,2021年10万余亩葡萄产值超30亿元。尤其是晚熟葡萄品种“克瑞森”面积占西昌葡萄种植面积的90%,占全国该品种种植面积的18%,已成为‘中国晚熟葡萄之乡’,其规模效益与市场优势已闻名全国。”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梁东说。

    “不同产区在主栽品种、成熟期、土壤、气候、栽培模式、经营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研究员刘晓介绍,我省葡萄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和双流区、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以及眉山市彭山区,早中晚熟产区葡萄按照顺序次第上市,可以从6月卖到11月。

    精细管理 精品果子有市场

    6月22日,走进彭山葡萄产业数字化研发中心种植基地,数十名管理工人正穿行在葡萄架行间,有选择地摘去部分叶片,避免挡住膨果期果子的光照,也防止叶片绒毛擦花果皮而影响商品性。之所以说这里代表四川葡萄先进最管理水平,是因为这里配备了葡萄资源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智能化管理系统以及配套数字农业智能设备。

    据介绍,园里这些葡萄,从花期开始就严格疏花,花后2次精准疏果,将亩产控制在3500斤左右,单串重量750-800克,平均单颗果重15克左右。先进的技术与精准的管理,使果子从串型、大小、甜度、硬度、脆度、香味等方面,均达到精品果品质。

    用基地负责人瞿慧的话来说,精品化管理提升了农产品品质,也帮助种植户提升了产品议价能力,虽然距离这些阳光玫瑰葡萄上市还有25天左右,但已有广东、上海等地经销商上门订货。

    “比起其他西南葡萄产区今年出现的采摘贪早、产量贪高的情况,四川葡萄走精品化路线,品质令人信赖。”广州万鑫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采购业务相关负责人李文灿告诉记者,他拟与眉山彭山葡萄产业数字化研发中心种植基地达成采购合作意向,将这批精品果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可以说,科技农业为农产品插上科技翅膀,助其走出国门、销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