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虾有“稻” 四川稻虾产业观察(上)
2022-08-24 14:47:25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编辑:王爱琳
徐茂娜 易子杨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铠兵 洪瑜
这个夏天,四川“火爆”异常。
“当然是小龙虾配啤酒噻!”面对炎炎夏日,热爱美食的四川人自有一套自己的消暑方式。据了解,四川每年消费小龙虾量保守估计在8万吨左右,小龙虾市场十分红火。
四川养虾有“稻”。相较于湖北、安徽等小龙虾养殖大省,四川起步较晚。但四川起步便瞄准稻虾共生的生态养殖模式,着力于以“稻田+”打造“鱼米之乡”,四川小龙虾产量已从2018年的14813吨增长到2021年的57660吨,位居全国第六。
产量陡增,四川小龙虾价格走势如何?
对农户而言,“稻田+小龙虾”模式有何优势?
四川稻虾产业前景如何?
对此,记者深入进行走访。
隆昌市“鱼米之乡”稻渔综合种核心区。 四川省水产局供图
“U”字形虾价成常态,川南早虾优势明显
进入8月,走进位于宜宾市兴文县共乐镇的小龙虾交易中心,前来采购的客商较上月明显减少。
“这一季的小龙虾交易已进入尾声,每天交易量在2000斤左右,而高峰期的时候每天可以达到四五万斤。”兴文县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管委会负责人的说法印证了市场现状。
客商的选择往往跟市场行情挂钩。“我们研究发现,每年小龙虾的价格曲线都是两头高中间低,呈现一个‘U’字形。”四川省水产局产业发展处处长曾开虎告诉记者,每年4月至8月湖北等地小龙虾大量上市时,市场供应饱和,全国小龙虾价格普遍走低。
“借助气候优势,四川打了一个‘一早一晚’的时间差。”简单来说,四川小龙虾养殖户采用的是“抓两头带中间”的策略。第一茬5月份投放的虾苗收获期为9至11月份,这时湖北等地的小龙虾基本下市了;第二茬8月投放的虾苗第二年2月份逐渐可以开始捕捞,这个时候湖北等地的小龙虾还没有上市。
泸州市泸县嘉明镇护松村稻虾养殖基地,养殖户查看小龙虾长势。泸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而要形成这个“时间差”,离不开自然条件的加持。
“3月初出虾量很大,基本都是外销广州、南京等城市,均价80元每公斤。”四川南部,宜宾市兴文县虾多乐小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王朝刚告诉记者。
对于川南等地的早虾价格,成都平原及其周边的养殖户很是“眼热”。“我们从4月20日之后卖虾,但是价格基本在30元每公斤。这一轮虾每亩大概产值在5000元左右。”资阳市雁江区丰裕镇的小龙虾养殖户罗明强说道。而这个上市时间相较于川南最早的一批虾晚了近2个月。
资料显示,在四川有小龙虾养殖分布的17个市(州)中,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和川南两大区域,产量占全省七成以上。
记者采访发现,由于光热条件好,川南地区的特色早虾上市早,价格普遍较高。在通常情况下,3月川南早虾开盘时,每公斤均价在60元左右,精品大虾甚至卖上过每公斤160元,4月仍可以保持在40元左右。而5月至7月全国小龙虾大量上市,成都周边及川南虾价便在20元至30元之间徘徊,一直到8月虾价回升,大概在40元左右。
“‘育养分离’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四川早虾出大虾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省水产局产业发展处相关负责人特别提到,由于长势好、规格大的小龙虾在蜕壳时易被同类吃食,往往导致2、3月份我省大虾产能不足。
“目前川南农户已经逐步摸索到‘育养分离’的方法,养殖户用虾沟或池塘专门育苗,在11月份挑选规格较大的虾苗进行投放,来年1月就可大量产大虾,半月左右再投放一批大虾苗,这样可以保证大虾的产量和集中出虾。”上述负责人介绍,该模式下鼓励农户在田中进行部分开沟,其优势在于虾沟除了养小龙虾还可养殖其他经济物种,同时拓展了育苗、蓄水、防洪等综合效益。
今年2月前后,兴文县农户正在向田中投放虾苗。 兴文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水稻产量不减,生态大米身价翻番
刚刚忙完这一茬小龙虾收获,水稻又迎来陆续“开镰”。
“受高温影响,今年稻谷丰收比往年提前了一周。”8月初,内江隆昌市胡家镇黄桷村的连片稻田已满眼金黄。为了不惊扰稻田里正在生长的小龙虾,村民们没有采用机械收割,而是选择挥动镰刀。
稻虾共生,成为了水田里的“黄金搭档”。小龙虾会啃食杂草幼苗,同时捕食昆虫,稻田养虾有效抑制了杂草生长和虫害的发生,大大减少了农药的施用。同时,虾的排泄物作为天然有机肥,在减少化学肥料施用的同时保障了稻米品质。
“我们为自己小龙虾养殖基地生产的大米注册了‘共乐坝’商标,去年10多万公斤富硒虾稻米主要为超市和商场供货,每公斤价格卖到8元以上。”兴文县东阳湖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均业告诉记者,除了养虾,优质稻虾米同样能在市场上独当一面。
“加工后的大米每斤单价在9元-10元。”简阳市云龙镇新乐村党委书记袁春梅同样告诉记者,稻虾模式下水稻产量相较于传统水稻种植模式并不会减少,但生产的大米价格则可以达到普通大米的2至3倍。
然而对于不具备大米加工能力,以稻谷销售为主的部分种植户,稻虾种养的优势还没有完全显示出来。“水稻产量和普通的水稻差不多嘛,品质是更好,但是优质不优价,没有大经销商洽谈,就按照普通市场上普通谷子价格卖了。”对于目前的水稻销售现状,隆昌市响石镇联丰稻渔养殖联合社理事长刘小龙心有不甘。
今年2月前后,兴文县农户正在向田中投放虾苗。 兴文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成本低,回报快,养殖规模节节攀升
现在入行还来得及吗?对于正在观望或者准备“上车”的投资者而言,前期成本是关心的首要问题。
宜宾市南溪区仙临镇的90后返乡创业青年杨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新开虾田第一年固定投入是每亩3000元左右,一年投入可多年分摊;经营性投入每年在2000至3000元左右。而从产出来看,每亩可以产出约400斤虾,利润在4000元左右。同时,每亩虾田可产水稻1000斤左右,亩产值近2000元。
就入行第一年来看,在收回成本的同时能有部分盈利。
“之前我在外面打工,看到2018年小龙虾火爆便回乡创业,当地政府对稻虾种养大力支持,养满三年每亩补贴能有1350元,另外种水稻还有种粮补贴。”短短几年,赶上“东风”实现了致富,隆昌市胡家镇稻虾养殖户李峰的语气中有压抑不住的喜悦。
但近两年,种养殖成本的增加也成为了农户的普遍感受。
“饲料成本涨幅明显,一吨涨了近1000元。”资阳雁江区丰裕镇小龙虾养殖户罗明强告诉记者;“今年人工成本也上涨了50%左右,加上饲料等原因,总体成本上涨了近30%。”隆昌市响石镇联丰稻渔养殖联合社理事长刘小龙也这样说道。
记者多方了解到,开春以来饲料、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同时由于农村劳动力流失等原因,近年来各地用工成本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好在通过稻虾共生模式,为水稻种植省去了部分肥料和农药的支出。”农户纷纷表示。
综合来看,虽然成本有所上涨,但养虾回本较快,小龙虾市场需求火爆,生态水稻价格优势明显,稻虾种养效益目前依然十分可观。
稻虾种养热情不减。翻看四川省近五年小龙虾养殖产量变化趋势图,一条“陡峻”的折现映入眼帘。数据显示,2021年四川全省小龙虾养殖面积达57.22万亩,养殖总产量5.77万吨,近五年来产量增长了6.32倍。“稳粮增收、粮虾共赢”,鱼米之乡的诗意画卷正在巴蜀大地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