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县 农家书屋构筑“文化粮仓”
2023-05-22 18:01:57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编辑:余普
李宣
“娃娃很喜欢农家书屋,放学后和周末都会主动要求来这里看书。”近日,理县薛城镇较场村村民杨江琼看着正在看书的女儿高兴地说。
将农家书屋打造成“文化粮仓”既是一个时代命题,也是新时期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理县积极搞好农家书屋建设,最大限度地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完善阅读阵地 农家书屋焕“新颜”
理县薛城镇较场村“阶梯书吧”
村民杨江琼和女儿所在的地方是较场村2023年全新打造的“阶梯书吧”。理县薛城镇较场村在村委会原有基础上,对农家书屋功能区域进行重新划分,借助定点帮扶单位的支持,对文化活动阵地进行提升改造,打造出便民、亲民、为民的农家书屋新模式。较场村农家书屋是较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日坐班村干部与村文化管家作为书屋的管理员负责日常工作。
“在今年‘世界读书日’活动的时候,较场村农家书屋总计借书80余册,借书人次40余人,以前(书屋)在楼上的时候,一天都没得啥人来,现在书籍更丰富、环境更好,有时候借书登记都写不赢。”较场村文化管家马福军说。
据悉,通过定点帮扶单位多批次的捐赠,较场村农家书屋书籍总计5000余册。后期将结合未成年人保护站点建设,打造新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提升服务效能,加快拓展乡村文化振兴新格局。
村寨流溢书香 农家书屋变“课堂”
为充分发挥农家书屋文化惠民的作用,理县杂谷脑镇官田村推出“一屋多用”机制,利用寒暑假、重阳节等时间节点,在农家书屋开设留守儿童“假期课堂”“太阳坝坝阅读会”等活动,把农家书屋办成了留守老人、儿童的“休闲屋”和“第二课堂”,真正把农家书屋变成群众的‘致富屋’‘希望屋’‘幸福屋’。
“农家书屋建设之后,实现了各村老百姓就近借书、看书,特别是留守儿童,各个村的农家书屋都是开放的,老百姓最喜欢把书借出来在坝子头看书。”杂谷脑镇党委副书记代遥南说。
村民阅读氛围浓 农家书屋能“点单”
为满足群众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阅读需求,持续推进全民阅读,理县古尔沟镇丘地村农家书屋创新开启“点单”模式,在农家书屋放置阅读喜好清册,群众根据个人喜好在清册上写下想要看的书籍进行点单。同时,不断进行书籍补充,让农家书屋书籍内容丰富起来。
老百姓在农家书屋阅览书籍。
据了解,近年来,理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不断提升完善农家书屋建设,根据不同人群不同时期的文化需求,配备与镇、村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致富信息、农业知识、法律知识、教育卫生知识等书籍,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到农家书屋读书用书,培养农民群众的阅读兴趣,鼓励农民群众从书籍中学习农业科学技术,丰富农民群众的科学素养和知识储备,提高农产品收益,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