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上水果花生 日子“抿抿甜”
2023-06-02 14:46:13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编辑:张雪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
三台县西平镇自去年率先在当地规模种植水果花生“一炮打响”后,今年,全镇发展水果花生渐入佳境,种植面积由去年的2000亩扩大到了3000亩,水果花生成为当地农户新的致富产业。
市场走俏 农户增收
5月31日,记者走进三台县西平镇水果花生基地,只见一行匍匐在地的花生地膜在太阳照射下泛着白光,在地膜的庇护下,满目葱茏的花生叶丛中已开出些许淡黄色的小花,水果花生长势一派良好。
“2021年4月,省农科院给我们推荐了‘蜀花9号’水果花生,我们想到又不花种子钱,就由村集体带头试种了20亩左右。结果没有想到种出来的鲜花生,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入口化渣还带着丝丝的甜意!”西平镇麻石桥村集体大胆“吃螃蟹”,该村党总支书记陈秀蓉说,“当年,新鲜的水果花生市场价比传统鲜花生高出了0.3-0.5元/斤,干花生价格还比传统的干花生高出20%,而且,产量也要比传统花生高一些。我们除了品尝和销售一部分之外,绝大部分都留了种。”
从去年开始,种植了几十年传统花生的西平镇开启了花生结构调整的序幕。该镇的朱君村、方子堰村、响石村、麻石桥村、磨口村、金桥村都参与其中,既有村集体带头示范,也有大户、散户积极参与。全镇水果花生发展到了2000亩,由省农科院经作所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全程机械化种植。此外,省农科院经作所还为西平镇的种植户对接了一家种子公司,对于按技术规程种植、成熟时及时收获和筛选的花生,以比市场价高15%—20%的价格订单回收。
西平镇朱君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理事长马文勇说,“去年3月,仅我们村集体就首次示范种植了150亩水果花生,去年8月初收获。我们发现水果花生甜度好、含油率低,适合鲜销。而且,它的平均亩产比普通花生提高了百分之一二十。水果花生(鲜花生)均价可达5元/斤,产值达5000 元/亩,亩利润达3500元左右。”
水果花生因为独特的口感,大受欢迎,西平镇种了水果花生的消息不胫而走,水果花生除了大部分满足种子企业的订单、一部分卖给当地农户用于发展之外,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就连当地一家花生加工厂也没有收到多少货。
规模扩大 农机助力
陈秀蓉算了一笔账:“种植传统花生,1亩要20斤种子,共120元种子钱;而种水果花生,1亩也要20斤种子,但种子钱却高达400元。不过农户们还是喜欢种,已经有400多户农户在我这里买了种子,我都没有库存了。”
麻石桥村种植大户胡长辉说:“我以前种了30多亩的传统花生,但亩产只有500斤。我听说水果花生价格好、品质好、口感好,今年就第一次种了15亩。我想的是,水果花生的亩产至少有600斤,比传统花生产量高,哪怕鲜花生均价4元/斤,产值都达2400元。为了种好水果花生,我已经把那15亩的小地块改成大地块了,3月就播种了,现在长势正好。”
麻石桥村5组农户沈小琼说:“水果花生好吃!这是我种水果花生的第二年,只有5分地,3月上中旬栽的,到8月中旬就可以收获了,我打算用来自己吃,吃不完就卖。”
“水果花生,生食的口感特别好,老少皆宜,不愁销路。今年,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县上利用绿色高效创建示范项目支持,在全镇25个村发展水果花生3000亩,比去年增加扩种了1000亩,水果花生已占到全镇花生种植面积的1/3。”西平镇副镇长王德辉介绍,“今年,我们的思路首先是发展订单农业,与种子公司继续签订协议,保底价回收水果花生;其次,考虑委托镇里的一家花生加工企业,针对水果花生开发系列休闲食品,避开鲜花生集中上市的价格风险、延长花生产业链条。”
针对水果花生在机收、机摘等方面的短板,西平镇已从县上成功争取统一采购了5套花生类机械。此外,该镇还迎来了更多发展水果花生产业的利好“东风”,已建成全国丘陵山区花生机械化三台示范基地2000亩,今年还相继举行了全国丘陵山区花生机械化示范研讨会、全国丘陵山区花生机械播种现场会,业界将针对四川黏重土壤、田块小、坡耕地比例大、农艺模式复杂、机械适应性差等问题,研发花生剥壳、播种、覆膜、起果、摘果等环节的机具,这都将极大促进西平镇水果花生产业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