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推进“两个替代”,蒲江爱媛橙成功突破“增产不增收”怪圈

    2023-12-28 15:21:29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编辑:陈泳秀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勇 徐灿红

    被誉为“橘橙皇后”“橙界爱马仕”“行走的榨汁机”的蒲江爱媛橙,今年喜获丰产——产量比去年增加30%以上,而且果型更加匀称,品相和品质稳定提升。由于全域推广“两个替代”(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果品质优价稳,收购价总体与去年持平,以爱媛橙为代表的蒲江柑橘,成功打破了传统农业“丰产不丰收”的怪圈,走出了一条品种、品质、品牌“三提升”的崭新路径。

    避免同质化 凸显差异化

    “两个替代”结出丰硕果实

    地处成都西南的蒲江县气候温和、雨热同季,优渥的自然生态和地理条件,为柑橘类水果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这里种植柑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晋朝,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全县柑橘种植面积28万亩、年产量近70万吨, “蒲江丑柑”等三大地理标志产品综合价值达424.25亿元,成为全国唯一拥有三大地标产品均进入全国40强的县。

    在全国柑橘类水果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的大背景下,如何锻造“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差异化比较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2020年,蒲江县启动实施“两个替代”工程,全域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农产品种植全程施用有机肥、环保酵素,人工除草,通过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挂黄板、放捕食螨等绿色防控措施来进行病虫害防治,全力推进品种、品质、品牌“三品提升”。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两个替代”示范基地92个,带动发展面积20万亩,全县有机肥使用覆盖率超75%,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超70%。

    央视主持撒贝宁盛赞“两个替代”种出的蒲江爱媛果冻橙“九分甜一分酸,最正宗!”,相关节目收视点击量超8亿次。

    更重要的是,由于长期施用有机肥,果园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得到有效改善,水果自然成熟口感更佳。据四川省农科院开展蒲江县“两个替代”工程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专题研究报告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种植的农产品,“两个替代”农产品使用农药种类明显减少,总体品质更佳。其中特色水果果重、可溶性固形物、花青素等各项营养参数占优,茶叶中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提升。经检测,“两个替代”种植区铅、镉、铬、砷、汞含量均低于或远低于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标准值。

    丰产又丰收,果农脸上乐开了花。

    质优自然价高,蒲江“两个替代”农产品价格较传统种植高出3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多年稳居全省前列。不久前,由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8部门公布的“第四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中,蒲江成功入选;全域实施“两个替代”促进水果产业量质齐增,更是上榜农业农村部公布的“2023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列”。

    组建联合社、名企+名果、首个“碳标签”……

    各种创新模式为品牌赋能

    酒好也怕巷子深。为了大力推广“两个替代”种出的好果子,蒲江县由政府站台、国企平台支撑,牵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服务和指导,同时坚持“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双轮驱动,加大“两个替代”农产品品牌培育力度,积极搭建网上销售渠道,从品牌策划、包装设计、营销等方面全力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品牌溢价能力。

    今年11月,由蒲江产投集团旗下国有全资子公司——成都集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南锋村、水口村、狮子树村、石桥村等10个涉农村共同出资,组建了成都蒲江集农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联合社不仅为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相应的服务和指导,还一改过去散兵游勇、互相杀价式的水果销售模式,促进产业整合、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持续提升“两个替代”区域公共品牌价值,从水果生产端到销售端都向高端发展。

    集农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成都市区举行的“两个替代”农产品品鉴会,让更多市民享受到绿色生态柑橘。

    走出去还要请进来,今年7—9月份,京东生鲜团队应邀来到蒲江考察,对“两个替代”模式予以充分肯定,决定在蒲江建立京东生鲜源头直采四川产地仓,同时还深度参与蒲江爱媛橙品牌打造,全力推动产品生产标准化、品牌化,实现平台为蒲江爱媛橙赋能、蒲江爱媛橙为平台增流,达到共赢局面。

    京东生鲜蒲江爱媛果冻橙源头直采仓。

    “双十一”期间,蒲江爱媛橙在京东平台真正是卖爆了!累积销售90万单3600余吨,实现营收约3600万元,通过从“产地”到“餐桌”的最短链路,全国各地近百万的消费者第一时间品尝到了来自蒲江的那一口“甜”。

    被吸引来的名企不仅有京东,12月1日,泸州老窖怀旧酒类营销有限公司分别与大兴镇水口村、蒲江县农业农村局签订了爱媛销售协议、助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不仅将共建“两个替代”示范基地,还将共同做强农产品加工,积极开发果酒、茶饮等特色农产品,探索打造联名品牌。该公司总经理叶茂表示,泸州老窖是一个在全球都有着非常高知名度的品牌,蒲江的“两个替代”种植方式,让他们更有信心把蒲江优质农产品伴随泸州老窖产品带给全世界消费者,让他们在了解、喜欢泸州老窖产品的同时,也对蒲江的柑橘有更深刻的了解。

    “名酒+名果”成功携手。

    近日,在成都蒲江举行的2023第十一届品牌农业发展国际研讨会会场,蒲江爱媛橙以全新形象亮相——它获得了由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颁发的“碳标签”认证,成为全国橙类水果首个“碳标签”农产品。统计显示,传统模式下爱媛橙生产需碳0.5千克/个,而蒲江爱媛橙生产流通全程的碳足迹0.295千克/个,充分体现了“两个替代”的绿色低碳优势,完全符合国内外相关标准。

    蒲江爱媛橙碳标签。

    相关专家指出,蒲江爱媛橙“碳标签”开发不仅填补了橙子行业产品碳足迹的空白,打开了橙子行业低碳发展的新思路,更是提前布局、获得国际“绿色通行证”,为大举进军欧美发达国家高端市场早早铺平了道路。

    品牌农业发展国际研讨会被《人民日报》誉为中国农业“达沃斯论坛”,蒲江县被大会确定为“中国优质农产品柑橘示范基地”,吸引众多出口企业竞相合作,第一笔海外订单更是在会后第3天便如约而至——“两个替代”优质柑橘整柜出口泰国正式发车。

    蒲江“两个替代”优质柑橘整柜出口远销海外。

    不仅仅是优质柑橘,“两个替代”结出的硕果正在吸引越来越多世界消费者的目光,生态有机、绿色高端已成为蒲江农产品享誉国内外的金字招牌。

    没有“科技与狠活”

    按时食柑最幸福

    蒲江优质柑橘的名气越来越大,市场上打着蒲江爱媛橙、果冻橙、耙耙柑名号的“高仿”品也越来越多,这让消费者犯了难,如何识别最资格的蒲江柑橘呢?

    其实秘诀只有一个:食者,时也。按时食柑,保证没错。因为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更没有膨大剂、甜味素这些“科技与狠活”,蒲江的每一枚柑橘都是足足生长了300天甚至更长时间,自然成熟,口感和营养更佳!

    每年大约11月中旬,蒲江爱媛果冻橙最先上市,果皮纤薄果肉Q弹,果汁饱满得轻轻咬一下就会在口腔里炸裂开,连著名主持人撒贝宁都忍不住赞叹:“九分甜一分酸,最正宗!”

    蒲江爱媛橙果汁含量特别高,号称“行走的榨汁机”。

    爱媛果冻橙大卖特卖的时候,蒲江耙耙柑和丑柑已经穿上“保暖衣”正在越冬。要到春节前夕,正宗蒲江耙耙柑才会如约而至,所以它又名“春见”,寓意就是“春节见”。此时细嫩的果肉里满是充盈着果汁的硕大果粒,因为不打甜蜜素而特别保留下来的那一份天然果酸,正是蒲江耙耙柑区别于其他产区的重要特征。

    正宗蒲江耙耙柑要到春节前夕才正式上市。

    耙耙柑一直要到第二年2月底才会逐渐进入尾声,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蒲江丑柑,正好接过下一棒。

    作为最晚成熟的柑橘品种,蒲江丑柑的生长期长达12个月,它不仅果香浓郁、脆嫩多汁、酸甜爽口,而且营养价值非常高——维生素C含量50毫克/100克,远大于其他同类水果。

    丑柑是最早在蒲江大规模种植的品牌柑橘,为农民增收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11月中旬到第二年5月下旬,蒲江独有的“甜蜜季”长达半年,黄澄澄的果实挂满枝头,空气中满是迷人的柑橘香,大小货车穿梭不停,把熟得恰到好处的果实赶紧发往全国各地,大小主播们在电商直播间里忙得不亦乐乎,果农们脸上更是笑开了花。最高兴的应该是那些“柑橘控”了,从深秋到暮春,每一天新鲜上市的蒲江柑橘都可以吃到撑,简直超满足、超幸福!

    这是蒲江优越的生态本底孕育出的幸福美好,更是“两个替代”工程结出的丰硕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