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2023·天府兴农榜丨洛古有格:返乡创业11载,当好乡亲致富带头人

    2024-02-02 10:08:36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编辑:何璇

    “追光2023·天府兴农榜”推介活动由四川日报全媒体主办,全省183个县级融媒体中心联动,四川农村日报、天府农科-川观智库问稻研究院牵头。活动启动以来,关注对象有扎根“三农”的科技人才、田间“土专家”、助农增收达人等。

    □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裴玉松

    【人物名片】

    洛古有格,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党支部副书记。2013年,洛古有格从国企离职返乡创业,开展规模化特色化生态化养殖,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被评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四川省优秀共青团干部”等。

    【人物故事】

    返乡创业11载,洛古有格发展乌金猪生态养殖、西门塔尔牛养殖,带动450余户村民一起发展,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带动大家增收致富。去年11月底,洛古有格的简介又“上新”了:获评“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对这位“80后”彝族青年而言意义非凡。“既是对自己奋斗的肯定,更是对我未来发展的鞭策!”他说。

    洛古有格(右)与群众交谈,了解他们的发展意愿。

    ▼最重要的决定:返乡发展生态养殖

    位于大凉山腹地的三岔河村,曾是一个深度贫困村。世代居住在这片山区的彝族同胞,不乏渴望山外世界的人。“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洛古有格早已将这个信念刻在心底。2006年,洛古有格考入了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3年后,他进入重庆一家国企工作。

    虽身在城市,但家乡的贫困让这位彝族青年内心久久不能平静。2013年,洛古有格做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返乡创业!“想在助力家乡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他如此解释道。洛古有格将致富目光放在了当地特有的乌金猪(黑猪)生态养殖上,与村民一起成立专业合作社。大凉山群峰起伏、层峦耸翠,却具有生态放养的天然优势,出产的猪肉深受消费者喜爱。“大家都相信他,愿意跟他一起干。”洛古尼初等12户村民用行动表达了支持。

    洛古有格(左)在养殖场查看牛长势。

    “最开始确实非常艰难!”洛古有格向记者回忆。起步难,最开始仅有6间房子的简易猪圈;技术难,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一窍不通;销售难,养出的生猪往哪卖?一系列挑战,让洛古有格颇为沮丧。了解到情况后,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镇相关方都行动了起来,为他排忧解难。共青团凉山州还为洛古有格安排了“一对一”创业导师,提供了低息贷款,缓解了资金短缺。

    从50头到2000余头、从12户到168户……2017年,洛古有格的乌金猪养殖渐入正轨。三岔河镇党委书记何之洲告诉记者,2017年前后,参与养猪的村民年户均增收达3000多元!

    洛古有格(右三)前往村民家中走访。

    ▼最有价值的事:带领村民一起致富

    2017年,洛古有格被选为三河村党支部副书记。“如何带领村民实现一起致富,成为我最大的责任和压力。”他坦言。2018年2月11日,三河村吉木子洛老阿妈家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三河村,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商精准脱贫之策。洛古有格参加了座谈,汇报了发展经历,得到了总书记的赞许。“没想到自己做了一点点事,还能得到总书记的肯定和鼓励!”回想起那次座谈,洛古有格依旧难掩激动之情。

    2020年,昭觉县顺利脱贫“摘帽”。如今的三河村,水泥路通到家门口、自来水接入农家、土坯房变成了小洋楼,村民日子美起来了。但如何让村民腰包鼓起来?发展致富增收产业是必然路径。2021年,洛古有格将目光放在了肉质鲜美、市场广阔的西门塔尔牛养殖上。“我前期进行了市场调研,需求很大!”他说。初期,洛古有格给三河村47户村民担保贷款163万元用于发展养殖西门塔尔牛,同时带动100多户农户参与养殖。经多年发展,全村西门塔尔牛存栏量已超1000头、年销售额超1000万,带动450余户村民年均增收一万元以上!

    洛古有格(中)参加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表彰大会暨事迹宣讲报告会。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方式。“只有富了脑袋,才能富起口袋。”他告诉记者。尽管家乡硬件设施已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乡村振兴需要有先进理念、会技术的年轻人。“培养懂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才是关键!”他说。近年来,洛古有格借助“希望工程”等平台为村里59名学生筹款12.5万元,资助青少年完成学业。“这几年,村里几乎每年都有孩子考上大学!”言语间,洛古有格分外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