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小麦多抗种质创新与育种利用学术交流会在成都举行
2024-04-14 09:58:44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编辑:张雪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
为推进小麦多抗新品种选育工作,促进农业绿色高效发展,提升小麦产能,4月12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联合相关重点实验室与四川省作物学会在成都举行西南小麦多抗种质创新与育种利用学术交流会。会议包括田间现场交流与学术报告交流两个部分;来自全国25家科企单位百余位代表参会,会议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杨武云副院长主持。
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园(新都基地)的田间现场交流中,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杨漫宇博士介绍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的合作历史及在小麦持久抗病研究中取得的突破性进展;郑建敏副研究员介绍了国家小麦育种联合攻关长江上游冬麦区及四川省小麦区域试验概况与西南麦区品种多抗特性及品质特征;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夏先全副研究员分享了小麦抗病鉴定的方法及实施经验;四川农业大学伍碧华教授介绍了蜀麦系列品种特点并分享了育种经验。
三位专家正在进行现场分享。严旭 摄
学术报告交流邀请了国际著名小麦遗传学家、澳大利亚国家科学院院士McIntosh Alexander Robert,中国工程院院士许为钢、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刘登才等国内外业界大咖就小麦抗病(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与养分高效利用种质资源创制与利用,进行了学术交流。McIntosh博士做了题为“小麦条锈病——从理论到实践”的学术报告。许为钢院士结合黄淮麦区多抗品种现状与育种实践,全面介绍了全国小麦抗病基因挖掘和育种进展。刘登才副校长、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总农艺师蒲宗君研究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杨恩年研究员从多抗、氮磷高效种质资源创制到基因发掘、鉴定及育种利用,全面介绍了西南小麦多抗种质创新与育种利用情况。
许为钢院士充分肯定了西南麦区在小麦远缘杂交、多抗育种方面取得的成绩,希望西南麦区结合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正在打造的阿坝州马尔康“夏繁硅谷”,彰显多抗育种的优势,利用基因编辑等新技术、新方法,全力推进多抗高产优质绿色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工作,既服务西南麦区又为我国小麦主产区定向培育多抗亲本,整体提升全国小麦抗病育种水平,保障国家小麦生产安全。
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牟锦毅介绍,小麦作为重要的口粮和种粮大户小春季的首选作物,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全方位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中起到重要作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科技工作者将在国家小麦联合攻关、农业生物育种、农业重点专项等项目资助下,聚焦小麦新种质资源挖掘、生物育种新方法应用、突破性新品种培育、新绿色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等方面通过科技创新支撑西南小麦产业发展,为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建设和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