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聚力,崇仁麻鸡心怀百亿产业梦想
2024-06-20 12:02:22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编辑:何璇
□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嗣华 裴玉松 李正勇 文/图
6月14日,一部名为《凤鸣飞天》的电影举行全国试映。电影以江西抚州和崇仁为拍摄地,借一只麻鸡的视角讲述了麻鸡与主人公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温暖故事。其主创人员介绍,该片融合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深入探讨了乡村振兴这一时代主题。
凤鸣、飞天、文化、精神,从这样的词汇和解读中,你能想象出它讲述的竟是与畜禽品种和农业产业相关的故事吗?
就在电影试映前的6月11日至12日,“擦亮‘中国黑鸡之乡’名片,问计中国名鸡产业之路”大型行走调研报道组深入崇仁县,感悟崇仁麻鸡所散发的独特文化韵味和凝聚的深厚民众情感,以及这种文化力量对产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崇仁麻鸡,是中国十大名鸡、江西四大名鸡之一,崇仁县因此被誉为“中国麻鸡之乡”。走在崇仁街头,随处可见“凤凰”飞舞,细看才知,这是崇仁麻鸡的形象造型。崇仁人把麻鸡视为金凤凰,倍加珍爱。
进入崇仁县境内,首先看到的是“中国麻鸡之乡”标牌。
建设崇仁麻鸡科技博览中心、发布崇仁麻鸡吉祥物及品牌专属形象、举办崇仁麻鸡旅游文化美食节、研发崇仁麻鸡文创产品……崇仁推动麻鸡产业发展,无不彰显出对文化内涵挖掘和品牌故事讲述的重视,也由此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2023年,崇仁麻鸡产业产值高达32.8亿元;预计到2025年,综合产值将达到55亿元。产业的龙头企业,更是雄心勃勃地将“百亿产业、十亿企业”梦想镌刻在育种场房上,这也侧面展现出崇仁麻鸡产业无限的发展前景。
以文言物
麻鸡被赋予“山凤”美称
文化的挖掘既有宏大叙事,也呈现在细微之处
当麻鸡与文化相遇,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崇仁县位于江西中东部,自古是“赣东望邑、抚郡望县”。从历史上看,这里曾产生170多名进士,有“理学名城”之称;从工业上看,这里是中国变压器制造基地和江西省变电设备产业基地,有“机电之都”美誉。然而,当我们出了福银高速到达崇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国麻鸡之乡”标牌,明显比另两张名片更为突出。
进入县城,麻鸡元素随处可见。在活力大道十字路口,两只形似凤凰造型的崇仁麻鸡雕塑似要冲天翱翔。
而在县城东南方的“山凤小镇”内,崇仁麻鸡则以多元化、具象化的创意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个围绕麻鸡文化创意打造的主题景区正在着手创建4A级景区。
山凤小镇内的崇仁麻鸡雕塑。
景区丰收广场旁,可爱的崇仁麻鸡吉祥物“山娃”“凤妹”张开双臂迎接八方来客;山凤客厅内,麻鸡生活状态的仿真展示和“麻鸡菜品”的美食道具有序陈列;现代田园观光区中,麻鸡认养园、老鹰抓小鸡儿童乐园等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山凤小镇”负责人周志华介绍,景区正邀请专业团队研发真人版“吃鸡”游戏,将麻鸡元素与游戏深度融合,让崇仁麻鸡文化以大众更可近、更可感的形态呈现。
在不断创新探索中,崇仁县让麻鸡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这种文化的力量,不仅体现在对“山凤小镇”这类大项目的持续包装上,更表现在对每位小个体的尊重里。
离开“山凤小镇”,我们前往崇仁麻鸡发现地——许坊乡长沙坑村。走进长沙坑村村委会后院,转角便能看见一座村级麻鸡博物馆,馆内介绍了崇仁麻鸡的品种特点、营养价值及其融入祭祀、傩戏等地方民间(俗)文化的情况。
进门右侧墙壁上的一处展板,是博物馆里最独特的内容。这是对一位名叫刘禄金的老人(2021年去世)的展示和纪念,展板上还详细介绍了崇仁麻鸡的发现经过。1960年,科研人员在位于长沙坑村店口组的刘禄金家中,发现了她饲养的这一独特鸡种,后经选育,该鸡种于1964年编入《江西省地方畜禽品种志》,被正式定名为“崇仁麻鸡”。
自1997年被命名为“中国麻鸡之乡”以来,崇仁县一直致力于塑造麻鸡品牌优势、补齐文化短板。2017年,崇仁县建设了崇仁县麻鸡博物馆,集中展示崇仁麻鸡的起源命名、良种选育、品牌建设、产业发展、荣誉奖项等,该博物馆也因此成为了解这一产业的重要窗口。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麻鸡”,崇仁县崇仁麻鸡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周德青感慨,崇仁人时刻牢记这句话,希望人们能更好地了解麻鸡文化,激发大家对麻鸡的兴趣,助力产业发展。
以文促产
文化的熏陶,让从业者更有责任感
推动了产业化联合体的实践建设和良性发展
文化是“软实力”,能凝聚人心。每一位与麻鸡产业相关的人,都深感自己是这个故事的主角。刘禄金老人如此,周国文也如此。
2002年,积累了10多年麻鸡养殖经验的周国文,创办了崇仁县国品麻鸡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品公司”)。经过一步步探索,国品公司逐渐成长为集育种、养殖、屠宰、加工、配送及科研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麻鸡生产企业。
文化的熏陶,使国品公司不仅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更让其展现出龙头企业的宽广视野与责任感。
每周,国品公司技术人员都会来到崇仁麻鸡养殖大户邓仉明家中,巡检麻鸡饲养、疾病防控等情况,从源头上保障麻鸡品质。
养殖户正在给麻鸡喂食。崇仁县委宣传部供图
6年前,在崇仁县委、县政府引领下,国品公司牵头发起成立了崇仁麻鸡产业化联合体,与其他麻鸡企业、养殖户共同规范市场秩序,携手开拓市场。
如今,产业化联合体已联结了近3000户养殖户。邓仉明作为早期加入联合体的代表,深受其益:“联合体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从种苗到技术再到销售,我们再也不用担心销路了。”
在国品公司的产业园鸡苗孵化基地内,我们看到了企业对科研的重视。“每年保种育种的科研投入超过200万元。”国品公司总经理周云经说,作为行业领头羊,保护原种、繁育良种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提升联合体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每天,有2万只麻鸡苗从我们这儿销往全国。”周云经介绍,目前,产业联合体年销售收入超过18亿元,联合体内养殖户户均增收4.2万元。
在基地采访时,我们瞥见1号鸡舍外墙上赫然写着“为培育‘百亿产业、十亿企业’而努力奋斗”标语。如何实现这一产业愿景?周云经认为,产业化联合体是关键。在他眼中,联合体能有效推动崇仁麻鸡产业的集约化经营,降低成本、提升风险抵御能力,还能促进企业间的优势互补,让每个企业都能在各自擅长的环节发光发热,共同构建一个健康的产业闭环,形成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但在另一方面,国品公司也产生了一定的“落寞感”:目前,全县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实力偏弱。“我们期待有更多的龙头企业崛起,只有增强整个产业的实力,才能真正把崇仁麻鸡产业做大做强。”周云经说。
过去,不少养殖户(企业)互相压价、以次充好,造成整个行业的无序竞争,一度让崇仁麻鸡产业陷入低谷。“现在,大家明白你死我活不是产业发展的正路,一起抱团往前冲才是正道。”崇仁县崇仁麻鸡产业发展中心党组成员阮子华如此评价崇仁麻鸡当前的产业生态。
今年,国品公司计划投入1亿元扩建孵化厂,将鸡苗年产能提升至1000万只。当前,崇仁全县超80%的麻鸡养殖户加入产业化联合体,崇仁麻鸡“集团军”效应正日益显现。
以文谋事
以文化为引领,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为崇仁麻鸡产业注入更强大的生命力
5月中旬,崇仁县党政代表团前往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考察。他们怀揣着对崇仁麻鸡产业未来发展的更大期望,希望从泰和乌鸡的成功经验中汲取智慧,以进一步提升崇仁麻鸡的品牌影响力,拓宽市场开拓能力,推动整个产业向更高峰迈进。
在崇仁县,崇仁麻鸡不仅是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头号产业,更成为了当地的文化符号。每一位崇仁人都深知麻鸡产业的重要性,推动其繁荣发展已成为全县人民的共同心愿。
崇仁麻鸡产品展示。
为确保麻鸡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崇仁县委、县政府每3年便会精心制定一份崇仁麻鸡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并辅以相应的奖补政策。在崇仁麻鸡产业发展中心2楼会议室,一本浅红色封面的《崇仁麻鸡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及崇仁麻鸡产业高质量发展奖补办法(2023—2025年)》摆在了调研报道组面前。翻开方案,年度发展目标、攻坚重点等都规划得十分清晰。
县长亲自挂帅,成立崇仁麻鸡发展专班,并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成员,以确保政策的稳定性和工作的连续性。崇仁县对麻鸡产业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正如崇仁县委主要领导所言:“我们正系统推进品种改良、生态养殖基地建设等九大工程,全力做强崇仁麻鸡产业链条。”
为进一步聚焦品牌宣传和市场开拓,2023年,崇仁县还特意成立了崇仁麻鸡产业发展中心。该中心致力于整合国、省各类品牌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公共品牌。通过发布崇仁麻鸡吉祥物形象及文创Logo,统一品种规格、统一品牌包装、统一宣传推介、统一渠道销售,有效提升了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销售环节对于破解崇仁麻鸡产业的发展瓶颈至关重要,而渠道建设则是其中的关键。为此,崇仁县积极拓展销售市场,通过构建代理商体系、建立直营店及专柜等多种形式,逐步形成了以本省市场为基础、南方市场为主体、北方市场为衔接、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
调研期间,我们还走访了崇仁麻鸡农博城。2020年,崇仁县与江西供销社签署协议,按照“全链条无脱冷、绿色节能环保、5G物联智配”标准建立崇仁麻鸡农博城。这一占地111亩、总投资5亿元的项目已经投用,将成为集麻鸡交易、品牌孵化、屠宰加工、冷冻冷藏、仓储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崇仁麻鸡原种场。
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同时,崇仁县更深知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下半年,我们计划举行第六届崇仁麻鸡美食文化旅游活动。目前,全县正全力准备中。”崇仁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邓岚透露。
“今年,我们计划进一步改造崇仁麻鸡博物馆,将运用VR等前沿技术提升参观体验。”周德青介绍,他们还谋划在长沙坑村进行情景模拟,还原崇仁麻鸡发现之初的场景。
记者手记
于细微处让人人都感受到力量
采访调研期间,一个细节让记者深受触动。崇仁县详细介绍了刘禄金老人的麻鸡饲养技术,并在显要位置配上她本人的彩色照片。一位普通的农妇,因崇仁麻鸡走进大众视野,成为崇仁麻鸡发展史上绕不开的代表人物。
崇仁麻鸡何以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成为全国学习的产业标杆?从崇仁对待刘禄金老人的这个细节里,我们深切体会到了崇仁县推动麻鸡产业发展的真挚情感。这不仅仅是对每一位麻鸡产业从业者的敬重,更是一种深植于产业之中的文化共鸣。
唯有尊重产业实践者,方能吸引更多有志之士共襄盛举。为表彰刘禄金老人的突出贡献,她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还被邀请巡回宣传崇仁麻鸡养殖经验。通过讲述她的故事,更多人加入了崇仁麻鸡产业的发展队伍。周国文、周云经就是这样先后投身崇仁麻鸡产业,并将其当作毕生的事业,再苦再累也不曾言弃。
尊重产业实践者,方能洞悉要害、纾解难题。崇仁县在制定每一个“三年行动方案”之前,都会通过实地走访、深入调研和举行座谈会等方式,倾听每一位从业者的心声。来自生产一线的意见建议,被决策者们作为重要参考。
有人提议,能否将麻鸡文化与游戏相结合?相关部门不仅欣然采纳,更在山凤小镇尝试将麻鸡文化与农耕文化相融合,使单一的麻鸡美食体验升华为多维度的麻鸡文化享受。产品形态丰富了,游客新鲜感增加了,产业就有了活力、有了希望。
麻鸡旅游文化美食节连续举行了5届,产业联合体已高效运行了6年……热切期盼得到及时回应,利好政策得到顺利实施,崇仁麻鸡产业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步伐更加稳健。
尊重产业实践者,方能前瞻性规划布局、科学谋划发展。2020年,崇仁县与南昌大学携手成立崇仁麻鸡产业研究院,深入挖掘麻鸡产品的精深加工潜力。同年,崇仁县又建立了崇仁麻鸡农博城,进一步推动麻鸡产品的精深加工,抢滩新型消费市场。
在崇仁各地走访时,我们随时都能看到“麻鸡起舞赛凤凰”的宣传语。这寄托了崇仁人民对麻鸡产业的殷切期望,也投射出崇仁在打造地方特色农产品产业方面的独到智慧与宝贵经验,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