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野菜到特产 折耳根“链”动特色产业发展

    2025-02-14 10:46:55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编辑:傅晓蕾

    □刘佳雨

    当前,雁江区的春季蔬菜陆续上市。其中,折耳根作为雁江春菜的“C位”担当,深受众多食客的喜爱。

    “动作要搞快点,轻拿轻放。”“叶子要嫩的,太老的不要。”“注意摆放整齐。”近日,笔者走进雁江区老君粮蔬产业园的折耳根种植基地。田野间,折耳根一垄连着一垄,还未走近大棚,一股独特的清香便已扑鼻而来。大棚之内,蛰伏了一冬的折耳根破土而出,浅红的叶片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工人们熟练地挥动镰刀,起落间,折耳根的嫩叶被割下,整齐码放在泡沫箱中。

    “我们采摘的折耳根嫩叶售价为每斤5元,预计收获近1万斤,将运往昆明市场销售。”老君镇永安村村委会副主任余帅说。

    折耳根,又名“鱼腥草”,从春季的嫩叶到冬季的根茎,西南人民对它的喜爱贯穿四季。近年来,该产业园抓住市场机遇,积极招引业主发展大棚折耳根种植,使其成为一年四季都能供应市场的特色蔬菜。

    据悉,该产业园位于老君镇沱江河畔,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园区面积约为4万亩。在肥沃土壤的滋养下,园区的折耳根品相上乘、口感爽脆、香味浓郁、叶片茂盛,无论是做菜还是烫火锅都备受青睐。

    保持新鲜,是确保蔬菜卖出好价的关键。近年来,该产业园已发展成为集规模化绿色蔬菜生产、加工、储运、配送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实现了折耳根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无缝衔接,为食客们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鲜味。

    “这个家庭农场在园区承包了500多亩土地种植折耳根,所产的嫩叶、嫩芽、根茎主要销往成都、重庆及云南等地,每亩产值可达1.5万元左右,整个家庭农场年产值近500万元。”余帅介绍,基地每天用工量在30至60人之间,工人每天工资为60至80元,每年可为周边村民提供近100万元的务工收入。

    借鉴折耳根的成功经验,周边村民也借着产业发展的东风,探索出新的增收致富途径。据了解,该产业园以龙安村、永安村、下坪村为核心,辐射带动协和村、泉溪村、沿江村,可发展粮食蔬菜种植面积2万亩以上。目前,园区采用“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2024 年园区产值突破1亿元。

    如今,折耳根已从野菜变身为特产,在雁江区大放异彩。目前,全区折耳根种植面积约 600 亩,年产量约 1260吨。未来,该区将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区位条件,将蔬菜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折耳根等特色农产品种植,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活力”,让群众的“菜篮子”里装满更多雁江特色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