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架无人机“打工”,让盐边农业“起飞”!

    2025-05-22 15:06:37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编辑:陈泳秀

    今年,盐边县的果园和农田里多了一群特殊的“劳动者”——无人机。这些被农民亲切称为“智慧飞鸟”的新农具,正以其高效、精准的作业方式,为当地农业注入新活力。

    当前,盐边南部的芒果、玉米等特色农业已进入病虫害防治关键期。5月20日,笔者在桐子林镇金河村和红格镇昔格达村目睹了无人机“大显身手”的场景。

    上午10点,金河村村民冯正清的40亩芒果林上空,一架大疆T70P无人机在飞手的操控下腾空而起,开始喷酒药肥。短短40分钟后,作业顺利完成。冯正清欣喜地说:“往年这片果园需要6个工人忙活一两天,现在使用无人机每亩成本比人工低1000元,40亩一年能省好几万元!”

    从“人背喷雾器”到“遥控点屏幕”,无人机技术正在改变盐边农业的生产方式。据了解,大疆T70P是盐边县今年引进的新型植保无人机,其最大载重75公斤,雾滴粒径最细可达10微米,喷酒效率高达50亩/小时,每亩成本节约近50元。

    这只是盐边县探索低空经济应用的一个缩影。为落实市委“建设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圈,建强低空制造及应用产业链”的部署,该县积极与企业共建无人机实训基地,开设执照培训和行业应用课程,培育复合型人才,打造“研发-生产-应用-服务”全产业链。同时,围绕芒果、水稻、烤烟等产业,构建“专家指导+田间实操”服务体系,推广无人机植保、播种、监测等一体化作业。目前,全县主要农作物无人机飞防面积突破4万亩次,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3.6倍,成本降低40%。(薛琪舰 梁波)